老话:“九月怕廿一”,今日九月二十一霜降节气,有啥说法?

老话:“九月怕廿一”,今日九月二十一霜降节气,有啥说法?不知不觉已经进入霜降节气了,今天是农历的九月二十一,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。一说到霜降,在人们印象中是一个下霜的日子,这也标志着气温已经来到了0℃,天气距离冬天越来越近了。不过在霜降节气这一天,还是有很多说法和讲究的,因为进入秋末时节,随着天气的转凉,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,所以还是以保暖为好。当然按照民俗的说法,在霜降节气这一天也是有一些怕的,而民间老话:“九月怕廿一”也是如此,那么到底有啥说法呢?我来回答一下:今年霜降有啥特点:二十四节气中霜降,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,一般在阳历10月23日前后,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,此时这也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,冬天即将来临。对于霜降时节,民间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: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。可以说霜降节气对人们的影响程度有多大。而在古代,我们老祖宗又将霜降分为三候:一候豺乃祭兽;二候草木黄落;三候蜇虫咸俯。意思是说,进入霜降节气的第一候,也就是1~5天,此时野外的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,用此来祭兽。进入霜降节气的第二候,此时草木的叶子开始变黄,以迎接这个寒冷的冬天,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现象。进入霜降的第三候,此时蜇虫们,也全部待在洞中不动不食,并垂下头来进入冬眠。所以霜降节气是反应了秋天季节的特点,因为进入霜降节气以后,黄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已是一片深秋景象,寒风渐起,落叶纷飞;而南方地区的早晚温差也加大呢,人们也能感受到秋意渐浓。“九月怕廿一”的意思:为什么说九月怕二十一日这一天呢?其实九月二十一这一天是霜降节气,对于霜降节气来说,这一天刮风或者下雨,下霜等现象,对于农业生产还是有一定影响的,而老祖宗也通过农谚的方式给表达了出来。除此之外,对于九月二十一霜降节气这一天,还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去做的,因此也就有了———九月怕二十一的说法。具体我们来看:第一,九月廿一怕“晴天”。民俗中就有:“最怕霜降是晴天”的说法,也就是在霜降节气这一天,是怕晴天的。而这句老话,在民间广为流传,它不仅仅是对天气现象的简单描述,更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经验和生活智慧。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说呢?具体农谚有很多:“霜降有雨,开春雨水多;霜降无雨,冬春旱”。从字面意思上看,这句话似乎在表达人们不希望霜降当天晴天的,因为按照俗语的说法,如果霜降节气这一天有雨,那么到了第二年的春天,雨水会比较多。但是如果在霜降节气这一天没有下雨的话,那么这个冬天和来年的春天都比较旱,不利于庄稼的生长的。除此之外,还有其它的俗语:“霜降下雨连阴雨,霜降不下一冬干”。“霜降无雨,暖到立冬”。所以根据上述俗语的说法,如果在霜降节气这一天不下雨的话,那么冬天比较干旱,甚至会出现暖冬的现象,但是在这个缺失降水的环境里,对于农业生产是极为不利的。第二,九月廿一怕“不下霜”。九月二十一这一天是霜降节气,所以按照老祖宗的说法,在这一天最怕的就是不下霜了。这是因为:按照老祖宗的说法是这样的;“霜降节气,阴气胜,凝为霜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在霜降节气这一天,也是大自然中,寒冷之气渐盛的时候,此时温度已经达到0℃以下,露水凝结成霜,也是寒冷的标志。但是如果这一天天气比较暖和,露水无法凝结成霜的话,这也预示着大地上阴气不盛,达不到节气所需的程度,对于农业的生产,已经庄稼的生长也是不利的。比如说俗语:“霜降无霜,来年吃糠;霜降见霜,谷米烂仓”。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,如果在霜降节气这一天没有下霜,那么这也预示着来年的庄稼的收成不会太好,到了来年的时候,人们只好吃糠了。当然俗语:“霜降无霜来年饥荒,霜降有霜米烂陈仓”也是这个意思。当然俗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,我们深究其背后的原因,其实和农业生产、气候变化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息息相关的。第三,九月二十一怕“刮风”。除此之外,在九月二十一霜降节气这一天,还是怕刮风的,具体俗语有:“霜降刮风冻死猪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如果在霜降节气这一天刮了西北风的话,这也预示着以后的天气特别的寒冷,就连猪都会被冻死。在古代,野猪的抵抗力是非常强的,它们的皮肤非常的厚,也是非常耐寒的动物,如果野猪都会被冻死的话,这也说明了冬天的气候异常,对于人们来说并不是好的现象。除此之外,如果天气过于寒冷的话,这样的天气对作物的生长也是非常不利的,尤其是小麦,晚稻等等,所以这里也提醒大家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。通过上述来说,九月二十一这一天是霜降节气,所以也是不一般的一个日子,至于九月廿一有三怕,指的则是怕不下霜,不下雨,怕刮风,当然这也符合二十四节气的说法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旅游
辽宁21分大胜!赵继伟复出,广东险胜,CBA排名不乱了:广厦领跑
下一篇:为人民而来的S级 试驾2024款五菱星光S